記者傅家慶、姚仁祥/泰國報導
泰國還有另外一項和汽車工業相關的產業,同樣稱霸全世界,那就是橡膠業。泰皇早早就頒布政策,只要農戶種得成功就能獲得土地,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橡膠原料出口國,把橡膠當作經濟作物,不是靠吃老本來做橡膠生意,有砍有種,永續經營拚到世界最大。
每到夜晚才能出動,採膠任務一定得晝伏夜出,因為這天然「膠」質,最怕被太陽晒乾被空氣凝結。採膠工人說:「在晚上割膠,流出來的膠水比較多而且不會乾掉。」
這是泰國南部合艾的橡膠園,也是全世界最大橡膠生產地。三立記者:「泰國是全世界橡膠出口產量第一的國家,而我們現在在泰國南部合艾的一個橡膠園,你可以看到採收橡膠液非常特別,一定要晝伏夜出,晚上行動。」
把好幾碗橡膠液集成一桶,天亮以後固定賣給中盤商。攪拌過濾後留下純橡膠液,這些白色的瓊漿玉液,既是貢獻泰國經濟重要白金,也是當地膠農最重要收入。
把採樣膠液用微波烘成乾膠,就能比對出水和膠的比例,再換算出整桶純膠的重量。採膠工人說:「今天我們收了70幾公斤。」
70公斤扣掉水分,賣近1千泰銖,這收入可是泰國法定日薪3倍,而且世代都靠橡膠維生,不愁吃穿。像這位橡膠園農夫才38歲,其實人家已經轉型成「地主」,這片家族橡膠園至少9720坪,還只是當地地主中的最小戶。橡膠園地主:「因為我從小就跟這個橡膠木環境生長在一起,從我懂事以來我就知道家裡有這片橡膠木,也就是這樣做下來。」
這是泰皇早早立下的橡膠政策,把橡膠當經濟作物鼓勵栽種,只要種得成功就能獲得土地,農夫樂得「耕者有其田」,泰國政府也靠橡膠大賺錢。
綠河總經理黃登士:「他們這就是屬於國家政策,他們有補貼,對於農民重新再耕種,他們是有補貼的,所以在整個泰南部份,因為它的環境很適合種橡膠木,所以它的木業非常蓬勃發展,所以像泰國的橡膠出口量佔全世界第一。」
泰國人種橡膠講究等距面光,每棵樹保持7公尺間距,確保每棵樹都吸飽陽光,加上施肥刺激汁液分泌。也就是看上泰國橡膠來源,不是像鄰國馬來西亞、印尼吃老本、光靠砍伐原始森林,而是當「作物」長久永續經營,有台商在這裡找到藍海商機。
把橡木幹鉅成片再賣給家具廠,這裡是台商綠河公司在泰南宋卡府省會合艾的工廠,一棵橡膠木經過25年就被吃乾抹淨,殘液採收效益低,所以成為木材廠最好材料來源。
綠河董事長說:「我們如果砍伐它,它就減少,務實來講這也會有環保議題的發生,我覺得我們選這個角度,不但能同時達到自己能創業目的,也同時達到這些綠色跟永續的正面概念。」
20年前經營木業台商多半選印尼、馬來西亞等地,那裡有高價位柚木、檀木,沒有人要到泰國,還是南部。綠河董事長謝榮輝逆向思考,認為環保永續才是木業之母,越冷門的地方越才越有商機。
現在謝董能跟泰國員工無障礙溝通,當年可因為語言不通險遭斷貨,勤學泰語讓當地人瞧得起你,再跟地主套交情才買到木材,但光是鋸木、賣木毛利有限,謝榮輝找上國小同學黃登士,聯手打拚擘畫下一個市場。
回頭看看自己的出發點找答案,這些橡膠木才被運來後,看似標準程序中藏著另個商機。工人按SOP鋸掉木材四個邊,這些外觀又醜又舊的樹皮,被一個靈感點「皮」成金!
被切邊、切角的樹皮準備被送上斷頭台碎屍萬段,徹底破壞才能重生,這些片片撒下的碎木屑,其實就像撒下粒粒黃金。綠河總經理黃登士:「這個就是我們的面料。」
木塊會再被磨成更碎的木屑,變成做木板表面的「面」料,然後注入這些白色的膠水,把碎屑用高溫高壓密合成板,而且這項技術朽木都可雕也,再爛的廢材都能變天「財」!
再按客戶要的尺寸裁切出貨,這些就是現在家具市場中,最普遍被使用到的塑合板,別看這單片厚約才1到3公分,綠河一年出貨量堆疊起來,可是高達30萬立方米,可以塞滿166個標準泳池,拚到泰國前五大木材加工廠,2014年營收高達23億台幣。
總經理黃登士:「所以我們在這邊都可以觀測到每一個點,那我們有我們的觀測系統,我們有我們的攝影系統。」
從沒人要的市場,做到泰國前五大木材廠,核心技術在中控室裡,這整套從德國進口控制設備,連同剛剛看到的生產線,耗資台幣15億元,敢大手筆砸錢看準的是中國家具市場崛起商機,綠河成為中國跟泰國之間家具商和木材商的溝通橋樑,用泰國低成本但豐富森林資源,取代歐美高價位木材原料。
總經理黃登士:「可以看到我們所有的木材是排放整齊的,然後我們有設定它的烘乾程序,它可以控制把它的溼度排除。」
在工廠埋首快15年,黃登士原本任職知名營造商,本來想藉由理工背景,轉戰木材大展所才,沒想到考驗卻是,15億生產線才動工,隔年就遇到08年金融風暴,結果別人紛紛停工,他們又再次逆向思考,不停就是不停,穩盤衝量,只要有價的訂單,照單全收。
不知不覺捱過08、09年,現在回首自己的工廠,如今別人關廠他們擴廠,還要擴大產能一倍,因為即使做到泰國前五大,綠河每年只用掉泰國5%的橡膠木而已,可見這「戲棚」還很大,大家在比誰撐得久,每個人都想吃下另外95%的大鮮肉。